本篇文章1540字,读完约4分钟

《守望敦煌》系列130x150cm厘米布面油画

敦煌,手牌,俗气

王伊/纽约大学

既是佛窟,也不是佛窟。 离敦煌那么近,好像又绰绰有余。 这是初见艺术家沈艳丽这幅油画作品的最初直觉。 在这里可以看到佛光绝顶,可以看到狩猎的风尘,也可以闻到人间的烟火。

《耕牛图》60x80cm厘米布面油彩

壁画上所画的佛像、人物像,或经变画、故事画中的场景题材作品,本身具有浓厚的图像学意义,是敦煌佛教艺术的典型符号象征。 眼球落在画面上的瞬间,敦煌特有的磁场把观众都吞没了。 城市的喧嚣,沙漠的粗粝,都在冲刷; 山洞里凉爽幽静,尘埃静静漂浮,时空的洪流用肉眼凝聚在这里,幻化着庄严的佛国世界和光辉的心像。

“敦煌、手札与烟火气沈艳丽油画作品解读”

《守望敦煌》系列60x80cm厘米布面油画

以经典元素为源头进行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敦煌艺术的场面强大,中国画更是在很久以前传下来的。 传来临摹从唐朝就融入中国画六法中,可见其对临摹的重视。 敦煌艺术研究初期,以张大千为首的众多画家率先走上复原性临摹的道路,从残存的壁画中推断初画时鲜艳的色彩,大胆进行复原实验,就像再创作一样。 之后的许多艺术家和学者,都倾向于修理旧物,使用中国画的材料,忠实地记录下现在敦煌洞窟内壁的样子。

“敦煌、手札与烟火气沈艳丽油画作品解读”

《守望敦煌》系列60x70cm厘米布面油画

但是,沈艳的作品不仅如此。 她开发介于创造和临摹之间的表现,不超出需要,蕴藏着巧妙。 画家并不忌讳直接采用壁画中原有的图像。 壁画未完成的线条画和文字不清楚的人物的名字也保存了下来。 因此,可以清晰地分辨敦煌的风格、佛教的要素。 敦煌洞窟中用于描绘人物和局部背景的浅颜料因氧化而发黑是常见现象。 与其大胆复原,不如画家选择保存,更有史笔的味道。 黑人和面孔显示出神秘而厚重的承载力。

“敦煌、手札与烟火气沈艳丽油画作品解读”

《守望敦煌》系列130x150cm厘米布面油画

与此不同,艺术家选择油画颜料,部分堆积、模糊、淡化轮廓和细节加以解决,强调图像的肌理感。 斑驳脱落的壁画似乎近在眼前,仿佛可以得到洞窟的岩壁。 褪色了,厚度不同,也感受到了人工的朴素,依稀可以看到100年前画师在洞里忙碌工作的画师的轮廓。 敦煌的神性在减弱,与其人性相关的烟花气息反而看起来像灵光一样。

“敦煌、手札与烟火气沈艳丽油画作品解读”

《守望敦煌》系列130x150cm厘米布面油画

从图像的角度来说,虽然纪实性和还原性已经消除,但对敦煌壁画、千年佛窟的在场性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说转录涉及保留的努力,那么艺术家的创造就是保留意义的延伸,强调那个时刻的在场,通过现在可以窥见无数过去的岁月,不久消失的脆弱性又将成为它不可替代的存在。 时间和自然风霜留下的痕迹,都是灵感的源泉,是完成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落笔的那一刻,贯穿了敦煌对千载的美好想象。

“敦煌、手札与烟火气沈艳丽油画作品解读”

《守望敦煌》系列60x70cm厘米布面油画

《守望敦煌》系列60x70cm厘米布面油画

《守望敦煌》系列60x70cm厘米布面油画

多年后,如果有人看到这幅画,不仅可以追忆千年,还可以感知画家落笔时的这一情景,就像翻开艺术史的手牌一样。 艺术家笔下的敦煌,既有佛教艺术的盛大、历史的浓厚,又有个人生命的洁净,就像一本个人绘画的书,是不同双重艺术史创作的尝试。

“敦煌、手札与烟火气沈艳丽油画作品解读”

《守望敦煌》系列60x80cm厘米布面油画

《守望敦煌》系列60x70cm厘米布面油画

《守望敦煌》系列60x80cm厘米布面油画

《守望敦煌》系列60x80cm厘米布面油画

《守望敦煌》系列60x80cm厘米布面油画

《守望敦煌》系列60x80cm厘米布面油画

《守望敦煌》系列60x80cm厘米布面油画

作者的个人资料

沈艳丽女197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9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年接受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研修,专注于美术教育、油画创作20多年,现任教于浙江杭州萧山第10高级中学。

标题:“敦煌、手札与烟火气沈艳丽油画作品解读”

地址:http://www.rgmgy.com//rmjd/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