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保当矿业公司一号煤矿132205胶运起坡段掘进工作面顺利通过开工验收,比原定计划提前5天完成,这份“快速通关”的成绩单背后,藏着怎样的管理秘诀?让我们一探究竟。

清单式自检,把好开工“第一关”

该矿以“自检无盲区、整改全闭环”为准则,组建专项自检小组,对照公司《掘进开工验收清单》中安全规范、设备安装等19大类、34项具体内容逐项排查。自施工准备以来,累计开展专项自检4次,排查出线缆固定不牢、标识不清等细节问题10项,并建立整改台账,逐项销号,确保问题100%整改。通过“早发现、早整改”的精准管控,将验收标准渗透到每个环节,为开工验收筑牢“第一道防线”。

双保险调试,确保运行“零卡顿”

该矿为每台设备配备“双保险”,设备安装后先复查部件连接情况,再进行单机与联动测试。从局部通风机“双风机双电源”切换功能校验、风筒接口密封性检查,到综掘机截割部定位、液压系统的压力调试,开工前,累计校准关键参数3项,提前处理接口松动、油缸卡顿等潜在问题4处,确保每一个部件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正是这股对细节的“较真儿”劲,让开工后设备运行一路顺畅,为工作面连续施工提供了坚实的设备支撑。

精细化管理,驱动生产“加速度”

标准化绝非“摆样子”的表面工程,而是提质增效的“硬支撑”。为提升生产效率,该矿构建“精准分区+动态标识”的材料管理模式,将支护材料按型号、用途划分专属区域,实现物料取用“一眼准”,消耗记录“笔笔清”,物料供应精准度提升至98%,有力保障了生产作业的连续性。针对下山掘进中的回水溢流难题,该矿创新设计“分段导流+集中回收”方案,在巷道关键节点设置2处转接装置,将生产用水逐级导流至集水收集器后输送至主系统,确保排水全程“有路径、不淤积”,这种将标准化建设转化为实际效能的做法,让管理精度真正变成了生产效益。(王通通)

 

标题:小保当矿业公司一号煤矿:深耕实效管理,助推开工验收“高效通关”

地址:http://www.rgmgy.com//rmjj/46980.html

心灵鸡汤: